江西中醫學院的歷史沿革見證了多位領導的辛勤耕耘:楊扶國教授于1983年至1996年8月擔任院長;皮持衡教授于1996年8月至2001年8月執掌學院;劉紅寧教授在2001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間領導學院;傅克剛教授自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擔任院長;陳明人教授則在2013年4月至8月擔任院長。
江西中醫學院,作為江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,于2013年1月18日以高票通過國家教育部專家組的評審,正式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。學院成立于1959年5月19日,并于同年9月5日舉行了首屆本科生的開學典禮。1986年,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。1992年,榮獲中宣部、中組部、國家教委聯合授予的“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?!狈Q號。1996年12月,學院的附屬醫院被評為“三級甲等中醫醫院”。2001年和2009年,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兩次獲得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。2002年,建立了江西省首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——“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”,同年,灣里新校區開始建設。2003年8月,學院整體搬遷至新校區。
截至2020年2月7日,據學校官網顯示,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(包括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、中蒙藥丸劑關鍵技術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),以及4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,包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。學校設有1個院士工作站,2個博士后流動站和1個工作站,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。
在中藥藥劑、針灸推拿、中藥炮制學等領域,學校已形成顯著優勢。研發的中藥制藥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已被100多家企業采納。學校的原始創新成果——“熱敏灸”理論和技術,揭示了針刺穴位與灸療穴位的差異,為內源性熱敏調控治療疾病開辟了新途徑,形成了“北看天津針、南看江西灸”的獨特局面。中藥炮制學也被批準為首批國家級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。
截至2020年2月7日,學校官網顯示,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有資格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之一。學校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招收留學生博士研究生,并在韓國建立了世明大學孔子學院。學校還創辦了中國首家為外國政要提供中醫藥體驗服務的高端平臺——岐黃國醫外國政要江中體驗中心,并與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、江中集團共同創立了中國首家“國家中醫藥教育國際化(南昌)試驗區”。此外,學校在葡萄牙、瑞典和突尼斯等國家建立了中醫中心,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中外高校共同組建了“全球傳統醫學研究院”。
畢業證樣本網創作《江西中醫學院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樣本圖鑒》發布不易,請尊重! 轉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homefinder.cn/1021522.html